360重庆时时彩走趋图

蒋介石如何评价解放军十大元帅?对朱德满是敬佩,对林彪尽是遗憾
发布日期:2025-04-13 14:51    点击次数:173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内筹备已久的军衔授予工作也加快了进程。1955年2月,国家终于整理出完整而详细的军官服役条例和军衔标准,决定按照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设立。

经过两年多的人员征求和讨论,中央书记处终于定下了新中国功劳最大的十位元帅人选。1955年9月27日,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国务院举行,十位开国元帅在《胜利进行曲》中接过了毛主席亲手颁发的命令状和三块一级勋章,继续为新中国保驾护航。

新中国十大元帅

与新中国朝阳般蒸蒸日上的明朗景象不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只是看着报纸刊登的十大元帅名单微微叹息,一一指着十位元帅的名字和身边的宋美龄回忆起了自己与他们曾经交往的岁月。

蒋介石1949年12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大陆到自己最后的阵地台湾,加紧对台湾省内地下党力量的清除时,蒋介石对大陆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时刻准备挑唆台湾人民实现“反攻大陆”的妄想。

1955年的大授衔名单刚刚公布,蒋介石就拿到了报纸,他狂傲地对身边人说:“此十人中,唯朱德可称帅,余者为将而已”。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台湾

蒋介石长期将共产党视为“匪”的组织,党内众多优秀将领和领导也大多入不了蒋介石的法眼。这固然有蒋介石手下虎将如云的原因,但他的这句话无疑是对朱老总军事才能的莫大肯定。

朱德比蒋介石大一岁,投身革命的时间却比蒋介石早得多。朱德1912年担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官,多年来一直参与同盟会的反清斗争、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由于看不惯军阀内部的腐败,朱德在1921年要求辞去军旅长职务,却被同事苦苦挽留,成为陆军宪兵司令。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时,朱德已经36岁,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中带兵建军经验最丰富的人。

朱德和群众一起干活

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他和毛主席一起开辟的井冈山根据地是我党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当之无愧的建军领导者。

朱德在我军的革命战争时期很少直接参与一线战斗,但红军参与的每一场大型战斗背后都有朱德指挥的影子。他在全军的建设和参谋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卓越贡献,也是他从1930年开始担任总司令从无人质疑的根本原因。

朱德

统一战线形成后,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在国共两党内都享有盛誉的朱德,恭敬地称他为“玉阶兄”,言语之间全是不能与朱德一起共事的遗憾。

对于第二位开国元帅彭德怀,蒋介石并没有发表公开评价,但这位后起之秀无疑凭借他在党内的大量军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彭德怀服役于国民革命军期间便制定了很多反抗军阀、维护士兵权益的条例,1928年加入共产党后,他通过平江起义创建了红5军,也是井冈山会师的重要分支。

彭德怀

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是反“围剿”前线的主要指挥员,抗战中,他是八路军内仅次于朱德的副总指挥。彭德怀在1940年指挥八路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使八路军的威名深深刻在了日伪军心头,也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士气。

彭德怀曾经和朱德一起见过蒋介石,蒋介石不放过任何一个拉拢我党优秀人才的机会,关切地询问彭德怀家中的情况。然而彭德怀作为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他的名字和家人长期挂在国民党的通缉榜上,只有两个弟弟还没有确认牺牲。

蒋介石全然不记得自己针对共产党的狠毒手段,甚至言笑晏晏地递给彭德怀一张五万元的支票,试图以金钱诱惑他。彭德怀直接推回去,告诉蒋介石:“如果委员长真心抗日,就不要拖欠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

可惜蒋介石从没有把八路军、新四军看做一家人,虽然同属国军序列,蒋介石对八路军不闻不问,军饷、武器、装备一概不发,甚至再三掀起反共高潮,最终失去民心。

第三位林彪则是蒋介石的老熟人,他和国军名将张灵甫、胡琏同样毕业于黄埔四期,因为沉默寡言而不得蒋介石的关注。

林彪

然而林彪在军事上的才能狠狠打了蒋介石的脸,他25岁就成为国共两党内最年轻的方面军指挥官,无论是与国军作战还是抵抗日寇,林彪几乎只打胜仗。

平型关大捷后,重创日军精锐5师的林彪得到蒋介石全国通电嘉奖,国民政府的官员争相拜访林彪的家人。可惜林彪1938年被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哨兵失手打成重伤,直到1942年才重新回到国内。

同年和蒋介石谈判“停止内战、继续抗日”的问题时,蒋介石对林彪多有拉拢之意。国军在东北节节败退时,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大发雷霆,痛惜自己作为校长对林彪的关心不够,才损失了这么一个人才。

蒋介石训话

第四位刘伯承是共产党员内第一个做到国军军长职务的人,南昌起义后便前往苏联军校学习,不到几个月已经能够自如地阅读俄文文献。刘伯承回国后创办军事训练班,为党内的将领传授了很多科学的大型战斗技巧。

刘伯承做过红军大学的校长、政委,他撰写和翻译的军事教材极大提高了红军干部的军事素质,也被蒋介石称为“中国军界战术最奇之人”。

刘伯承

第五位开国元帅贺龙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声名鹊起,1926年已是北伐军队中有名的左派将领。因为蒋介石背叛革命,自小便嫉恶如仇的贺龙加入了共产党,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

也是因此,贺龙家族79人仅剩他自己尚且存活,其他无论老幼全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然而统一抗战期间,贺龙始终不顾个人恩怨,将所有的仇恨都发泄在日军身上,而没有擅自针对任何国民党军。

贺龙

碍于和贺龙的灭门深仇,蒋介石始终不敢正面面对贺龙。而第六位被授为元帅的陈毅,始终是蒋介石极为欣赏的军事奇才。

除了对朱德极高的评价之外,陈毅是唯一得到蒋介石赞赏的共产党将领。虽然素未谋面,蒋介石却屡屡在自己战败的手下口中听到陈毅的大名。

陈毅是和朱德一起前往井冈山会师的解放军创始人之一,红军长征时期和项英一起留守中央苏区,同反动派进行了三年的游击战争,逐渐把南方游击队发展成为声势壮大的新四军。

年轻时的陈毅

蒋介石悬赏陈毅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大概源于他总是在陈毅手中吃亏。

1940年陈毅在党组织的指挥下领导苏北新四军时,国民党顽固派的夺权斗争被陈毅轻松化解,黄桥一战中的4.5万人都打不过陈毅的几千人,气得蒋介石破口大骂。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在宿北战役中全歼蒋军的整编69师,又和粟裕在鲁南战役中歼灭蒋军5.3万人,让蒋介石苦不堪言。而蒋介石器重的张灵甫、汤恩伯全部败于陈毅手下,上海也是陈毅带兵解放的,可想而知,蒋介石内心对陈毅的恐惧有多深。

陈毅一家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仍然是蒋介石的重点刺杀目标。截止到1953年的11起暗杀事件中,有8起都是针对陈毅而来。可惜蒋介石早已日暮西山,他和敌特的垂死挣扎并不能伤害到新中国的元勋,也导致蒋介石看到陈毅成为元帅时,咬牙切齿地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太厉害了!”

罗荣桓元帅和蒋介石没有任何交集,也就没有任何评价。而徐向前则是蒋介石在黄埔的另一名学生,不过徐向前和林彪一样不得蒋介石喜爱。

众所周知,蒋介石用人最喜欢攀亲戚,出身黄埔军校、有着一口江浙口音的人素来是蒋介石重用的。徐向前来自山西省的五台县,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谈话中老老实实,没有拍任何马屁,当时蒋介石觉得这个学生不仅说话“土”,而且没有眼色,难成大器。

徐向前

然而被蒋介石视为“浪费名额”的徐向前通过三次反“围剿”战斗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双桥镇战役中,徐向前开辟了红军全歼国军一个整师的范例,而后的苏家阜大捷、反六路围攻都成为徐向前在我军战斗史上创造的奇迹。

在蒋介石的看不起下,徐向前接连指挥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把山西军阀阎锡山打得满地找牙,蒋氏王朝的江山也迅速崩塌,徐向前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期间,蒋介石曾经专门拜托阎锡山拜访徐向前在山西五台的父亲,被徐父“我儿子去军校后没来一封信,是不是被蒋校长关起来了”的话怼得哑口无言。

阎锡山和蒋介石

第九位元帅聂荣臻也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老熟人,与众不同的是,聂荣臻第一次见面就得罪了蒋介石,在黄埔期间一直被列在蒋介石的黑名单上。

聂荣臻和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之前的经历相似,也是在赴法留学期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秘书。不过聂荣臻入校时,周恩来和蒋介石都在指挥东征,因此乘着轿子回校的蒋介石遭到了聂荣臻的嘲讽,认为他这种封建做派简直给黄埔军校丢人。

聂荣臻

蒋介石听到后只对聂荣臻冷哼一声便离开了,然而聂荣臻在军校内发展进步力量的事情让蒋介石恼怒不已,他拍着桌子大喊:“政治部那些人都是苏联回来的,那个聂荣臻尤为可恨!”

中山舰事件中,聂荣臻被蒋介石软禁,后来又失去了黄埔军校的工作。聂荣臻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从那时便意识到军事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

建国后,聂荣臻担任总参谋长,负责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成功试爆了中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原子弹。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说之后,只能长叹一声,半晌无语。

聂荣臻视察核弹基地

最后一名元帅叶剑英也是蒋介石的老熟人,他当年负责黄埔军校的招生和招纳教员的工作,曾担任教授部副主任,被黄埔师生认为是蒋校长手下的“第一红人”。

“四一二政变”后,叶剑英直接通电反蒋,去了武汉。没过多久,汪精卫也在武汉发动政变,叶剑英就在最紧张的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极其大无畏的精神和背叛革命的反动派对抗。

年轻叶剑英

国共二次合作后,叶剑英长期在国统区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并在国民党召开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以大量实例批驳了蒋介石污蔑八路军的种种劣迹。他“舌战群儒”的英姿直接吓到了蒋介石,没等会议结束,蒋介石便心虚地离开会议室。

国民党反动派污蔑八路军的言行也随之消停了一阵子,可惜叶剑英离开重庆后,蒋介石故态复萌,不仅制造了“日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皖南事变,逮捕叶挺、杀害项英,还接连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叶剑英

叶剑英按照中央的委托向多外国记者和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延安和我党各大抗日根据地的情况,不仅推翻了反动派强加给我党的污蔑,也广泛赢得了国际盟友的一致赞誉。

叶剑英曾经在解放南京、海南岛、台湾等省市中多次和蒋介石打交道,为祖国的统一事业殚精竭虑。蒋介石遗留于台湾岛之际,叶剑英正和邓小平一起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再添一功。

叶剑英和邓小平

我国的开国十大元帅各个功勋卓著,蒋介石曾经看不起他们,最终却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只能说,除了军事指挥能力,蒋介石的识人用人之能也远逊毛主席。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友情链接: